知识产权

高层论坛

  • 论使用在商标制度构建中的作用——写在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之际

    张玉敏;

    商标最基本的功能是识别,保护商标的识别功能是商标法的核心任务。商标法的修改应当在坚持注册取得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强化使用在商标保护中的作用来克服注册取得原则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一)在注册程序中,要求申请人声明使用意图;在异议和撤销程序中,要求提出异议、撤销的在先注册人提供在注册核定的商品(服务)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证据;在侵权诉讼中,注册人应提供此前三年内在注册核定的商品(服务)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证据,不能提供使用证据,又无不使用的正当理由的,被告不承担侵权责任。(二)对未注册商标给予适当保护,包括赋予未注册驰名商标和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所有人异议权和撤销权(不以"以不正当手段抢注"为条件),赋予普通未注册商标所有人制止他人恶意抢注的异议权和撤销权,并确认其先用权。

    2011年09期 No.129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学术研究

  • 《侵权责任法》“互联网专条”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著作权责任的影响

    刘晓海;

    《侵权责任法》第36条作为"互联网专条",其第1款是无过错责任条款,第2款和第3款是过错责任条款。如果第3款中的"知道"包括"应知",应将其含义解释为"因过失而不知"。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犯著作权,著作权法上的"避风港"规则可以作为免除损害赔偿责任的抗辩理由,承担停止侵权等其他形式的民事法律责任按《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处理。为此,有必要将著作权法上的"避风港"规则提升为著作权法的规定并加以完善。

    2011年09期 No.129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 试论专利法的生态化

    周长玲;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传统法律提出了挑战,并引发了对传统法律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是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注入传统法律中,实现法律生态化的过程。法律生态化涉及整个法律体系的变革,因此,专利法的生态化也概莫能外。通过对专利法生态化的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专利法生态化改造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2011年09期 No.129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 知识产权失信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吴国平;唐珺;

    知识产权领域中各种形态的失信行为,不仅严重侵犯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且如一种具有超强杀伤力的病毒,摧毁着市场经济运行的信用基础,必须对其予以法律规制。应抓紧制定一部统一的知识产权基本法典;通过信用立法将知识产权不良信息纳入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结合反垄断法推出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配套法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违法失信行为惩戒制度。

    2011年09期 No.129 28-3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司法探讨

  • 音像制品著作权侵权审判实务疑难探析

    胡充寒;

    音像制品著作权纠纷,近年来已经成为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的重点,也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司法实务界在如何界定权利主体和侵权主体、如何审查侵权证据、如何判断侵权人的过错、如何认定损害责任的承担方式和赔偿数额等方面存在认识分歧和操作差异。从实践角度出发,对相关疑难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

    2011年09期 No.129 35-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案由及其管辖权的确定

    吕斐宜;刘建新;

    最高人民法院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涉及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第三级案由共有40种。在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日益增多的情形下,准确把握知识产权权利人请求权、民事案件案由与法院案件管辖权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民法院确定案件诉讼争点和正确适用法律,提高审判效率,彰显司法公正与权威至关重要,从而回归能动司法之本意。

    2011年09期 No.129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 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专利侵权赔偿原则研究

    刘晓纯;

    我国在专利侵权中一直适用补偿性赔偿原则。而引入社会公共利益的民法理论与以矫正正义作为法哲学基础的现代侵权法为惩罚性赔偿原则的实施奠定了法理基础。同时,鉴于我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范中已出现了有关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实践,而补偿性赔偿在专利法实现惩罚功能上的局限决定了惩罚性赔偿应用的必要性。在制度构建上,我国法律应明确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形和赔偿权利人等原则性问题,具体规定故意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并确定惩罚性赔偿的数额。

    2011年09期 No.12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百家争鸣

  • 著作人格权的性质:历史和体系之思

    刘宇琼;

    认识著作人格权的性质,应以著作权的本质为理论原点。在诸多理论中,人格权学说不仅是著作人格权理论的来源,而且直接点明了著作人格权的人格权本质。将著作人格权与民法上的人格权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二者在权利对象上是同一的,由此也就决定了著作人格权与民法上的人格权在制度本义、权利性质上并无二致。因而著作人格权应当尽快完成对民法上人格权的"认祖归宗"。

    2011年09期 No.129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 作品独创性标准的反思与认知

    赵锐;

    独创性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实质要件,是判断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前提,是整个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基石,因此有必要对沿袭两大法系独创性标准而形成的独创性理论作进一步的检讨和审视。应从利益平衡的视角审视独创性,很难用一个普适性的标准判断作品的独创性,宜针对作品类型区别对待。淡化独创性标准中的"创造性"是适应著作权立法和产业诉求的明智之举,同时,由专业机构评判独创性可能更为理性。

    2011年09期 No.12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 论搜索引擎服务商的关键词审查责任

    李春芳;范淑贤;

    近年来,关键词广告将搜索引擎服务商卷入了商标侵权纠纷,搜索引擎服务商对关键词的审查责任被认为是其侵权的基础。基于理论界受"技术中立"原则的左右,目前对于搜索引擎服务商是否应该具有审查责任还处在讨论阶段。深入分析"技术中立"原则的起源和演变后,可以得出"技术中立"原则不适用于搜索引擎服务商,但是后者却必须承担审查责任。借鉴"避风港"制度和"红旗标准",把搜索引擎服务商的审查责任细分为相对审查责任和绝对审查责任,从而使商标权人的权利得到保护。

    2011年09期 No.129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工作实践

  •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政策初探

    毛金生;程文婷;

    知识产权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知识产权布局将决定一国未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正确的知识产权政策可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挑战和压力并存,要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技术路线的预测和专利分析工作,尝试对相关产业的专利申请采取特别审查措施,制定有产业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政策,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011年09期 No.129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 论技术措施权利的法律保护及其例外

    杨惠玲;冯涛;

    技术措施的保护经历了一个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过程。适应数字作品权利保护的现实需要,我国先后制定并逐步修订了技术措施保护法律规范,规范和引导技术措施的实施,制裁侵权行为,间接保护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为了平衡著作权人和公共利益的关系,技术措施的实施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相关限制性规定应当与保护数字作品版权特点相适应。

    2011年09期 No.129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 企业品牌创新知识产权协同战略探析

    魏纪林;李明星;刘介明;胡神松;

    品牌创新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从我国企业以品牌创新为主导的知识产权协同战略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波士顿矩阵协同发展战略,包括专利与品牌一体化、商标与品牌一体化、标准与品牌一体化以及商业秘密与品牌一体化协同战略,以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品牌创新。

    2011年09期 No.129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国际知识产权

  • 美国专利改革法案内容及其影响评析

    朱雪忠;漆苏;

    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专利改革法案,标志美国专利法迎来近60年最大的改革。此次专利法改革,内容涉及专利制度实体、程序、行政、司法等多方面,其中专利申请原则更是发生根本性变化,将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专利在中美两国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必要对美国专利制度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后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2011年09期 No.129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 英国数字经济法治理网上著作权侵权的尝试

    姚洪军;

    英国于2010年生效的数字经济法,规定以初始义务细则的形式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就其收到的来自著作权人的侵权报告,向网络用户发送通知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著作权人提供侵权清单。如果初始义务细则的实施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还要制定技术义务细则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权用户采取限制接入等措施。这部法律在打击网上著作权侵权的同时,对于著作权人在保护网上著作权方面责任的强调、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对于网络服务发展的考虑,非常值得我国学习。

    2011年09期 No.129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