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立红;韩笑;
新技术的发展给表演者权利的保护带来新的提升,但表演的价值实现需求,以及合同自身的便捷性、事前性、补充性、灵活性,受到表演者权利保护不同模式国家和国际公约的青睐。目前我国除了在著作权邻接权中保护表演者外,应更多关注合同的权利实现方式,坚持意思自治前提下,贯彻平等、公平的合同价值目标。此外,我国需要从理论和组织上做好完善科学的集体合同准备,让基础的集体合同所确定的权利义务成为表演者权利实现的最低保障。
2013年08期 No.150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王智源;孙森;郑德荣;
在对知识产权的侵害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流程化分析的观点,对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形态从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结合知识产权侵害的不同形态,从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四个方面对知识产权侵害的救济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
2013年08期 No.150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曹静;
商标淡化保护是在传统商标混淆原则之外,赋予特定类型商标的一种高于普通商标的保护。商标淡化的理论基础首先必须明确这种特定利益是什么,但理论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有关淡化的研究均没有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由于对淡化保护对象的模糊和不确定,才导致淡化理论存在众多争论。从淡化保护的对象出发,对商标淡化理论中有较大争论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
2013年08期 No.15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王保民;张峣;
专利先用权是在单一性原则和先申请原则的情况下,为弥补先申请制的不足,权衡多方利益而产生的。它是与专利权并存的一种独立权利,在对专利权限制同时,平衡了先用权人、专利权人、公共利益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全面阐述我国专利先用权制度现状的情况下,试图提出完善构想,也为我国《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修改提出一些意见。
2013年08期 No.150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万小丽;
全国各地在"专利竞赛"中更应该重视专利质量。发明专利数量只是一个粗糙的指标,发明专利本身的质量仍有较大差异。从专利结构、专利维持、专利范围、专利引证四个维度系统立体地构建区域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帮助政府准确评价区域专利实力,正确制定政策和工作规划。
2013年08期 No.150 65-6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郑昱;王晓先;黄亦鹏;
现行立法以企业权利优先的产权激励方式和以企业为主导的奖酬激励方式,存在制度缺陷,造成激励失灵。完善职务发明激励制度的进路,应从职务发明企业与职务发明研究人员两类主体利益出发,对职务发明财产性权利束分别进行利益重新配置。对企业激励而言,需要以政府为推动主体进行职务发明产业化的基础配套制度设计。对激励研究人员而言,应首先尊重企业与研究人员之间意思自治,但亦应设置法律底线防止侵害研究人员职务发明权益,并实现国家知识创新积累的公共利益目标。
2013年08期 No.150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陈勇;
我国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制度,在目前的审查范围内,不包括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审查。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新型专利的质量,对其申请进行创造性的审查,是切实可行的一项措施。
2013年08期 No.15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胡神松;魏纪林;
大学生文化传播领域知识产权侵权频繁,这种现象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目标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背道而驰,分析了大学生文化传播领域知识产权侵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文化传播领域侵权行为的措施与对策,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促进和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08期 No.15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