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学术研究

  • 论作品类型化的法律意义

    李琛;

    立法中的作品类型化是例示性而非限定性的,凡公认符合作品定义的新表达,只要立法未明确排除,应当予以著作权保护。不过,当新表达难以归入法定类型时,应更为谨慎地检验其是否属于作品。不同的作品类型可能对应不同的保护规则,对新作品归类时,要重点考虑该作品与保护规则是否匹配。

    2018年08期 No.210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司法探讨

  • 论技术调查官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角色定位

    郑志柱;林奕濠;

    针对因技术调查官角色定位不明确带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困境,通过微观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改进"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上的制度变迁观点,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了域外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知识产权审判技术事实认定中辅助角色定位的优劣,并结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案件运行数据,同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论述中国技术调查官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角色定位。技术调查官应定位于法官的"技术助手",在各项具体职责中恪守"有限参与"原则,止于技术事实认定边界。

    2018年08期 No.210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中的核心争议探讨

    陈华丽;

    案例指导制度不仅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而且上升为了党"支持司法"的指导方针,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各界对建立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已有共识,但在一些核心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争议,有必要予以厘清。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不仅在于追求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更应当注重对法官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和司法治理能力的提升。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不是"司法判例制度"。应当允许最高人民法院以外的其他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案例的指导作用应当明确,对"拘束力"应当作出更准确的解释,对于有指导作用的"案例"不宜划分效力等级。

    2018年08期 No.210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百家争鸣

  • 体育赛事电视节目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

    刘劭君;

    近年来,有关体育赛事电视节目的转播引起的各种争议越来越多,对"体育赛事"和"体育赛事电视节目"意义的不同理解,引发了对两者性质的讨论。体育赛事的直播或转播行为,引发了著作权意义上网络传播权的一些争议,且在相同问题上法院的判决结果也多有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体育赛事和体育赛事电视节目的本质,厘清两者的概念和关系,明确赛事节目的作品性质和其应当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法律地位,为实践提供指引。

    2018年08期 No.210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 论作品独创性的数学计算模型

    杨敏锋;

    作品可看作由多个独立的意思表达单元"元素"组成的集合,其独创性等于该集合中元素排列组合数与各元素的表达方式连续相乘的积(!mn iM C∏X)。不同类型的作品,独创性的外在表现不同,本质上是因为不同作品中各元素的变化特点不同。裁判者在判断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时,只需计算在先作品和在后作品中相同部分的相对独创性数值,如该数值较高,则构成侵权。

    2018年08期 No.210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 专利权有效性推定规则的概念论证及其展开——论专利权的证明方法

    夏淑萍;

    专利权是推定有效的。虽然专利法没有总括性条款明确规定可专利性的授权要件,但第45条规定的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要件明确了授予专利权的必要要件,其基本的证明方法是在法律上进行有效性推定。该规则起源于普通法中的推定概念并被纳入了成文法规范。美国专利法实践中,将有效性推定规则与司法确权程序中的专利权效力证明标准紧密关联,构建了专利行政确权与司法确权程序之间的衔接机制。专利有效性推定规则是专利授权确权的基本证明方法,解决了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当属于可辩驳的推定,是法律上的权利推定规范,其功能在于降低专利审查部门的证明难度,法律效果体现为证明责任转移。

    2018年08期 No.210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工作实践

  • 技术创新性检索“两步法”研究——以专利为视角

    周胜生;

    本文从专利的视角结合专利法中规定的创造性评判标准和规范探讨了改善技术创新性检索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本文提出的"两步法"检索包括主要基于技术主题、技术问题及其技术原理的基础构思检索和主要以技术手段结合技术主题或特定功能的改进构思检索。与基础构思检索相比,改进构思检索领域更宽且具有可分性。"两步法"检索以对发明构思的深入理解为基础,以创造性评判需求为导向,有利于提升检索过程的针对性和检索结果的全面性。除用于专利审查中的检索之外,本文的"两步法"检索还可用于高价值专利筛选、科研成果评审、技术交易等活动中的技术创新性检索。

    2018年08期 No.210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 我国商标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

    王莲峰;叶赟葆;

    商标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通过证券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商标和品牌的价值。商标资产证券化在微观层面体现出为企业融资的比较优势,在宏观层面体现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创新创业政策的科学性,我国有推进商标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有国外商标资产证券化实践可资借鉴,有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先行先试,以及各方主体均可受益的需求形成合力推动,使我国的商标资产证券化具备可行性。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欠缺商标战略和资本运作能力、市场需求有限以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制约着我国商标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2018年08期 No.210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职务发明国家所有权制度研究

    肖尤丹;徐慧;

    职务发明权利归属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国有单位职务发明往往被认为是沉睡专利,究其原因,其权利归属中存在的国家因素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1984年中国第一部专利法采取了与绝大多数国家并不相同的权利逻辑,将国家所有权置入专利权属之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务发明制度。2000年专利法改革对1984年专利法中的国家所有权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革,但是这一改革仍然遗留有问题,也就是这些问题产生了当前科技界对职务发明制度改革的要求。

    2018年08期 No.210 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国际知识产权

  • 国际条约中提供权的发展及其在著作权法中的实践

    相靖;

    本文系统梳理了提供权的传统国际法背景,现行条约规定,以及在美国、欧盟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实施情况,分析了国际、国内理论和实务界对提供权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矛盾,为我国著作权法修订中落实提供权国际法义务,促进网络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国际视野和有益的借鉴。

    2018年08期 No.210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 试验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演进

    程文婷;

    对于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原研药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延长对其产品垄断权的"长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对于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商业秘密保护,即将试验数据作为未披露信息,对第三方施加保密义务;第二种则是专门保护,即赋予数据独占权。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共体通过国内立法或指令的形式确定了数据独占权。此后,欧美开始不遗余力地通过双边和多边途径将数据独占权制度扩散或移植到其他国家。《TRIPS协议》采取了第一种模式,规定了试验数据的商业秘密保护。但是,《TRIPS协议》的数据保护条款没有满足美国的需求,发达国家仍然力图继续通过自贸协定推动数据独占权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然而,发展中国家出于公共健康的考虑,普遍对于后TRIPS时代的数据保护扩张采取了抵制态度。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废除了已经建立的数据独占权,而适用TRIPS标准。美国虽然在特朗普总统上任之后退出了TPP,但TPP清晰体现了美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所采取的"论坛转移"战略,完整勾勒出美国从国内法到双边条约再到多边条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路线图。

    2018年08期 No.210 8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