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清奎;
本文从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的类别和属性着手,对其保护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保密信息,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例如专利、商标、著作权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创新成果,制定追溯性行政法规保护社区知识和用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遗传资源的多层次全方位保护模式,重点分析了制定追溯性行政法规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原则,剖析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在保护传统中药方面所作的尝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此外,还对各种保护模式的力度和期限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2006年0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严永和;
承认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客体地位,对传统知识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仍是一个需要论证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激励理论、探矿理论和租金耗散理论角度对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进行经济分析。
2006年02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郭民生;郭铮;
本文结合我国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的内涵、特征、分类、作用、定位及其应用,提出了一种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型创新模式——以“五新”(即知识产权优势、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人才和知识产权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型,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赋予了新的内涵。
2006年02期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李越;李人久;周英姿;
在专利复审和无效的行政执法过程中,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专利申请能否被授予专利权以及专利权能否维持有效起关键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为维护身心健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期望从医药市场得到长期丰厚的回报。近年来,国内外医药企业借助于医药专利权来保护自身利益,或者为防止滥用专利权而维护公众利益的医药专利权纠纷愈来愈多。在涉及医药领域的专利复审和无效案件中,当事人以药品技术标准及其相关文件作为证据的情形相应增多,一些重要案件在业界内外引起了关注,与药品标准有关的一些问题浮出水面,药品标准也成为日趋重要的一类证据。
2006年02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潘瑾;陈晓春;
作为21世纪以知识要素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支柱,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循环经济以及树立现代城市国际形象,构建文化“地标”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关注。然而,除了必要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之外,知识产权保护同样是创意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本文即在揭示创意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在联系及其重要性之基础上,从产业价值链角度,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价值活动与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与途径。
2006年02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王太平;
创意在今天某些产业尤其是娱乐业、广告策划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创意的这种重要性提出了保护的需求。美国法院已经探索用财产权方法、准合同或不当得利方法、合同方法、信任(秘密)关系方法、反不正当竞争方法和著作权方法来保护创意人的创意,这对我国的理论研究者、立法者和创意人均是一种有用的借鉴与参考。
2006年02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任声策;宣国良;
专利诉讼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世界经济中,逐渐成为企业常予使用的利器,本文对美国、德国及日本等专利大国专利诉讼的现状、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专利诉讼提供借鉴模式。
2006年02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崔鑫生;
专利权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权利,这种排他性决定了它的商业议价能力。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影响专利权议价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专利权的市场机会、诉讼风险和存续时间,同时附加值的提高可以明显有效地实现议价能力的提升。无论何种措施,都应当随着利益权衡的变化而变化,这对入世以来,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各种威胁面前,战略性地整合自身优势有积极的作用。
2006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郑友德;金明浩;
2002年美国巡回上诉法院对Madey诉杜克大学案的判决使得专利法中“实验使用抗辩原则”的适用缩小到一个十分“狭窄”的范围,以至于大学几乎难以再用“实验使用”对专利侵权请求进行抗辩。同美国一样,世界各国的专利法中都存在着实验使用抗辩原则,因而对于Madey一案的争辩可能会对世界范围内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产生微妙的影响,同时将增加大学知识产权办公室的重要性。本文从Madey诉杜克大学一案的法院判决及其影响出发,通过实验使用抗辩原则的国际制度比较,解析了适用实验使用抗辩原则的动因与困境。文章最后指出了Madey一案对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政策的启示:我国专利法相关规定应作适当修改;大学必须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大学应制定灵活务实的知识产权政策。
2006年02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张金恩;
2005年6月27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一件经过两审的版权间接侵权案件——MGMv.GROKSTER,LTD.,ETAL做出判决,这是继1984年著名的Sony案之后,联邦最高法院又一次就版权间接侵权做出判决的案件,该案的判决对我们理解版权间接侵权制度在美国的最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02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郭寿康;左晓东;
专利强制许可不是专利制度中的新概念,但却是一个一直存有争议的规定。强制许可是指授予专利权的国家在特定情形下批准专利权人之外的其他人使用该专利,而不需专利权人的同意。强制许可限制了专利权人自愿许可专利实施的权利,在没有专利权人同意甚至专利权人反对的情况下,许可其他人实施其专利,此时专利权人与公众间的利益平衡成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设计时需予以考虑的问题。
2006年02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徐伟;
版权作品的载体作为废弃物品抛弃或者出售后,如何协调版权人的版权与在后物权人的物权是法律应当予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应当保障物权人的处分权,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版权人的权利。在法益优先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对版权人的意思表示进行必要的限制解释,适当扩大版权穷竭的范围,采用默示推定的方式解决两种权利的冲突,是一种合理的法律选择。
2006年02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赵蓉;高其明;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敦煌三绝”与其他石窟艺术相比,具有独特风格,其创作和发展演变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时期,既继承前人,又不乏创新,符合民间文学艺术群体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性,应给予著作权法的保护。
2006年02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郑春玉;
知识产权许可已经成为重要的知识产权贸易方式,我国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都对知识产权许可作了规定。被许可人为了能够使用作品、商标或专利等智力成果,必然要支付一定的对价。当知识产权遭受侵害时,不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益遭受侵害,被许可人的利益也必然不同程度地遭受损害。然而,被许可人是否有权对侵害人提出主张,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十分重要的问题。尽管我国有关的司法解释对被许可人的诉权作出了规定,但笔者认为关于被许可人诉权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对于知识产权权利人与被许可人订立独占或排他许可合同后又许可他人使用产生的纠纷,现行立法还不能很好地维护独占或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利益。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知识产权用益权制度,以保护知识产权许可中被许可人的利益。
2006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宋焰琴;
有关专利法第5条的适用问题的讨论较少,其中的一个原因也许是有关此问题的争议很少。但笔者近期代理的一个案子就涉及专利法第5条的适用,以及涉及在审理与此有关的案子时,对上述法条及指南的规定的理解及运用。在此案的审理及答辩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对专利法第5条的理解以及对具体案情认定问题的不同观点,引发了笔者探讨此问题的想法。
2006年02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王宏军;
在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侵权者除了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之外,尚需承担诸如罚款、罚金、没收相关财物等财产性公法责任。如侵权者的可执行财产不足时,确立一个合理的侵权者可执行财产分配机制以明确上述两类财产性责任的先后顺序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法国著作权法中通过“没收变赔偿”制度确立了民事赔偿优先的机制,进而通过分析我国著作权法以及公司法等在相关机制上的弊端,最后得出我国著作权法应在借鉴法国立法的基础上尽快确立一个完整、彻底、程序简化的侵权者可执行财产分配机制,以真正贯彻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作者著作权”的首要宗旨。
2006年02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刘向妹;刘群英;
我国目前职务发明的总量和比例都相对偏低,这对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极为不利,职务发明偏低与我国的报酬制度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职务发明报酬的制度及职务发明报酬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提出了我国职务发明报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2006年02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彭玉勇;
欧洲共同体1996年《技术转移协议责任免除条例》对在欧共体范围内技术转移过程中的竞争责任免除问题做出了规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转移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欧共体于2004年修订了该条例,完善了相关制度。其中,新引进的启始市场份额制度、黑名单制度、除外限制制度等对技术转移活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2006年02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2006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本期数据